喪家操辦喪事會涉及到一些比較程式化的具體事項,也就是說,要辦好喪事并非容易。不少家庭由于事先缺乏這方面的知識,一旦事情發生了,往往會手忙腳亂,無所適從,結果使傷心事留下了遺憾。
一、逝者安葬的禁忌
1、逝者的服裝忌諱用緞子面料
老人們習慣把去世后穿的衣服稱為“壽衣”,過了六十歲后就有老人開始準備壽衣了。
壽衣的件數、質地都是很有講究的。件數一般是五、七、九等單數,而不會是雙數;材質上則多用綢子,因為“綢子”和“稠子”諧音,寓意后世兒孫多子,而忌諱用緞子,因為“緞子”與“斷子”諧音。
2、棺木忌諱用柳木
棺木忌諱用柳木,相傳是因為柳樹不結籽,擔心會絕后。
二、超薦。(做道場、行大禮),道場分僧人道場、陰陽道場兩種。僧、陰陽道場可在同一靈場堂念誦,但須僧念道停,輪換開進行,僧人超薦不破土、不上墳,送葬素齋素食不收報酬,但不是佛門子弟不去念經。陰陽道場有隨堂食、三報食、鐵罐食三種形式。凡家族少、兒孫少、家庭貧寒者多舉行隨堂食吊喪形式;家庭經濟較富裕,亡人生前積恩布德、生財有道、勤儉持家好,眾人尊敬的人家多舉行三報食(報大地、報祖先、報父母養育恩)的吊喪道場;極少數家庭經濟殷富。房舍數院、田地數頃,亡人生前為官清廉、威望高,年已過“壽喜”(七十歲)眾人尊敬,后輩兒孫又在官場為官的,老人歿后兒孫為亡者“鐵罐食”場面雄偉熱鬧,(有三個高貢,五個道士組成的念經道場)吹、念、紙活、挽聯、出喪都十分講究。
三、香蠟,靈堂要點香,日夜不停,絕對不能斷了香火,蠟燭也一個道理。每天吃飯時間要先敬逝者,把飯盛好放于靈前桌上,筷子要豎插,不能橫放。
四、葬禮的日期忌諱選在重喪日
重喪,重,重復,雙重之意,意思是不止一起喪事,指的是一個人去世后近則百日內,遠則一年左右,家人或者親戚中又有人相繼去世的情形。
習俗講究,舉行葬禮的日子一定要避開重喪日,以免家中再發生親人去世的情形。
五、守孝期間,子女忌穿紅帶綠
守孝期間,古代的子女講究披麻戴孝,百日內穿白色的孝服;百日之后,穿黑色、藍色等暗色的衣服來守孝,忌諱穿紅戴綠,濃妝艷抹。
現代社會,雖然因為工作生活等原因,很多朋友不穿那么長時間的孝服,而用佩戴“孝”字以代替;但是,還是不可穿紅帶綠。
長話短說,那些是犯忌的事。一,報喪的人不能進別人的屋,二,孝子請人幫忙,要十分誠懇的給人跪下以示其誠心,三,布置靈堂需村內德高望重之人主持。四,靈堂內不得大聲喧嘩,更不能嘻嘻哈哈,各項禮儀由主事來管。五,來吊唁的人,著衣端莊,不能見紅,女人來月事不要進靈堂。六,請和尚道士,要讓他們各自分開超度,請專人負責和尚道士的需求。七,孝衣褲,長幼要分清。八,靈堂要有專人守護,九,沒有出殯前,長子不可以睡覺。十,火化前一刻,至親告別要大聲哭出來!有愛痛快說出來,不要問為什么。十一,長子捧骨灰,次子撒紙錢引路,骨灰入葬,送葬人要圍墓地轉三圈就走,記住,不許回頭,別說話,讓逝者入土為安。十二,燒座,逝者生前的物品,都要用火化的形式郵寄給亡人,送殯隊伍圍火堆轉三圈,回去要吃粒糖,儀式告一段落。認真做好七七四十九,周年燒新香。
濟南陵園網資訊
http://www.liagranger.com/